大兴区“低碳经济”的加减法
| 招商动态 |2012-04-18
根据北京市《关于开展养老(助残)餐桌、托老(残)所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顺义区民政局结合实际,确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在市里分配建设指标的基础上,提高了建设标准,提出了2012年新建30个城乡社区托老所的目标。目前,此项工作已列入2012年顺义区政府重要事实项目,计划在2012年底前完成。
截止目前,顺义区已建成居家养老餐桌一面加大力度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一面大刀阔斧地砍去“三高”工业企业。日前,北京市大兴区正在运用这样的加减法加速发展“低碳经济”。
据了解,大兴在紧抓“两区”行政资源整合、南部制造业新区的功能定位及“城南行动计划”正式实施的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节能减排科技专项,积极推动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以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低碳经济”。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大兴区综合运用理念宣传、政策引导、规划调整、技术进步、示范推进等手段,深入推进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大兴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清洁生产项目也采取了财政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大大降低工业生产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强化资源节约和再生利用,降低工业生产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强工业节水,建设节水型工业园区,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用水复用率;继续完善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清洁生产项目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
上述负责人表示,大兴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拓宽渠道加强院区、院镇、院企等形式合作,加强与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沟通,着力吸收引进首都科技资源,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采用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大项目和技术示范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大兴区科委还在科技项目中安排了科技减排专项,支持资金的力度逐年加大。
此外,大兴区以“北京-亦庄”为品牌,通过政策引导,进入“一区六园”的企业,均为节水型、低耗能企业。3D、物联网、云计算、低碳经济等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逐渐成为大兴区工业建设的主导产业。
据介绍,2009年初,北京市唯一一家国家级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北京大兴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在大兴正式建立。
2010年,北京市科委和大兴区人民政府政府在采育经济开发区共建北京新能源汽车科技产业园。引入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大洋电机(002249)等一批重点企业。
2011年4月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正式命名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中心北京太阳能研发与产业基地,大兴区科委投入区科技项目经费10万元支持天普太阳能光热产业与技术研发基地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大兴区正全面推进“三高”工业企业的退出工作。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大兴共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15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在居民生活上,新区立足从传统农业大区向城市化新区转变的关键时期,紧抓城市化发展给辖区人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努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鼓励节水节电、公交出行和使用环保包装及产品,有效利用社区优势,在提高辖区人民群众思想认识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了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健康的生活氛围。
从西红门镇的“绿色、低碳”主题运动会;到康隆园社区的绿岛生活馆;从兴华园青少年参与物品交换;到滨河西里瓶盖“变身”象棋子;从清源街道旧电池换糖果;到康盛园社区百人徒步走;从亦庄镇首推绿色积分卡;到北京印刷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绿色志愿者服务……以社区为主体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切实将低碳理念传播到每一个人心里。
随着“绿色”理念的普及,区委、区政府及时在全区范围内确立“垃圾减量日”、“让座日”、“无车日”、“路德日”、“文明出行推动日”等系列活动。2011年,伴随着两条轨道交通在大兴区的顺利通车,大兴新区在新城地铁站、大型小区、商业区等公共场所周边设置了20个自行车租赁点,投放自行车400辆。从设施上有力地支持了绿色出行。